“‘十二五’期间,我省将重点推行节水灌溉技术,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用水效率。”讨论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报告时,政协委员、省水利厅厅长李清林表示,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水平,对缺水的河北尤其重要。
他的一席发言引来委员们对水利建设工作的热议。
“抓住水利建设,就抓住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牛鼻子。”李忠文委员表示,“水利问题如果解决不好,推进现代化农业就无从谈起。”
这时,一旁的刘海环委员接过话茬,她拿出发言提纲,在一组数据下用笔划线标注重点: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700万亩冬小麦受旱。“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自然灾害,但可以通过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来抗旱防涝,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,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。”
“目前,河北的供水能力其实并不低,但节水灌溉农业的规模发展得还不够。”李清林坦言。他认为,要实现到2015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的目标,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。
李忠文认为,目前各地在对重点水利项目和工程的投入方面比较重视,但在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薄弱。另外,加大水利投入,光靠财政投资是不够的,还需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,形成社会共同参与水利建设的局面。 |